面包中的乳化剂是否安全

2019-06-20

如果你把水和油一起倒到一个杯子里,你会发现,放一会儿之后就会出现两层:一层是水,而另一层是油,它们之间还一层明显的隔膜,即使你用力搅拌、震荡,但是静置放一段时间,它们还是会分层。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物质是很难互相融合而混匀的。

在食品加工中,这种问题非常普遍。食品通常是含有水、蛋白质、脂肪、糖等多种组分而组成的混合物质,这里面就有很多物质是无法相互“包容”的。比如做冰淇淋时的油和水,如果无法融合,那么就无法做出口感和外观都很好的冰淇淋。

    为了制造出拥有完好的口味、柔韧性和较长的货架期的食品,食品科学家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使种类纷繁的配料适应加工的条件,让不同的食物成分都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良好的结合。人们找到了一种在加入到食品中后能够使各配料成分混溶协调的添加剂,它就是乳化剂。乳化剂被定义为“一种使食品乳化混合的物质”,它属于功能性食品配料。在它的分子中既有跟水分子亲近的基团(亲水基),也有能够和脂肪分子亲近的基团(亲油基)。在油脂和水分的混合物中,乳化剂能够通过内部亲油基结合油脂,通过外部亲水基结合水分。乳化剂就像食物成分间的协调员,让各个成分更好的融合,保持团结,不轻易发生分裂。

乳化剂

    乳化:听起来玄乎,其实司空见惯,所谓“乳化”是指由连续相和分散相两相组成的体系。“乳化”,听起来很玄乎,其实我们早司空见惯了。最常见的牛奶,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乳化”食品,它含有水和乳脂肪这两种互相不能融合的物质,不过,在乳蛋白的协调下,水和乳脂肪形成了一种水分子包容着乳脂肪的结构,进而协调的结合在一起了。这里面,发挥着乳化剂作用的就是乳蛋白。很多人喜欢吃的蛋黄酱、蛋黄奶油也是乳化状态,这里发挥乳化作用的则是蛋黄。

    乳化剂不仅在各种原料混合、融合等一系列加工过程中起乳化、分散、润滑和稳定等作用,而且还可以改进和提高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比如,乳化剂就被人们用到了冰淇淋的生产中。冰淇淋是一种脂肪含量较高(16%-20%)的冷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乳化剂,可以形成水包油型稳定的乳液,阻止相分离,改善冰淇淋组织结构,防止产生冰霜现象,形成细微均匀的气泡和冰晶,就可以产生润滑的口感。另外,乳化剂还被用作蛋糕的起泡剂、豆腐的消泡剂等。

面包中为何要用乳化剂?

    乳化剂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乳化剂能与面筋蛋白互相作用而形成复合物。乳化剂的亲水基与麦胶蛋白结合,亲油基与麦谷蛋白结合,使面筋蛋白分子互相连接起来,由小分子变成大分子,形成结构牢固细密的面筋网络。通过形成这种面筋结构,在面团搅拌阶段,乳化剂能增强面团对机械加工的耐力,提高面团弹性、韧性、强度和搅拌力,减少面团损伤程度,使各种原辅料分散混合均匀,形成均质的面团,提高面团的吸水率;在面团发酵阶段,乳化剂能提高面团的发酵能力,增强面团的持气性;在醒发阶段,面团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十分容易坍塌,乳化剂可以提高面团的醒发耐力,防止变形。如果没有乳化剂,面包就无法具备蓬松酥软的口感,和我们吃的馒头就别无二致了。

同时,乳化剂还能防止面包老化。面包放几天后就变硬,其实是因为淀粉老化了。乳化剂也是理想的面包保鲜剂和抗老化剂,在面包生产中,乳化剂可以保护淀粉粒,防止老化,从而使面包口感得到改良,对于延长面包的货架期也是有帮助的。

乳化剂安全吗?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乳化剂大概有70种左右,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脂肪酸酯类、改性淀粉类、盐类及其他种类(包括黄原胶、瓜尔胶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0/WH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世界各国所用食品乳化剂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这些乳化剂大多都很安全,绝大部分甚至都没有对每日容许摄入量(ADI)进行限制,可以认为,允许使用的食品乳化剂都比较安全,合理使用并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所谓的乳化剂食用过量会进入血液升高血脂的说法,也并不靠谱。不过,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往往油脂含量比较高,多吃的话会增加脂肪摄入,要注意适当减少其他食物的脂肪摄入。面包中使用乳化剂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是非常普遍的应用,对于提高面包的口感,防止面包老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消费者无需过度恐慌。当然,如果你对面包的口感无特殊要求,即使跟馒头一样也无所谓,那么,倒是可以自己在家做不加乳化剂的面包。


分享到